以下是關于處理量1t/h氯化鈉雙效蒸發器的相關介紹:
一、處理量1t/h氯化鈉雙效蒸發器工作原理
1.物料走向:原料液由進料泵進入,經流量計、調節閥進入利用二效蒸發分離出來的二次蒸汽作為熱源的預熱器進行預熱,約預熱至50℃左右,之后調節額定流量進入一效加熱蒸發結晶器。在強制循環蒸發結晶室內經強制循環泵輸送至加熱器,加熱后的料液循環進入蒸發分離室,物料在真空作用下,快速被蒸發,濃縮后的料液下行,在導流筒作用下減速自然沉降下行,在此過程中,過飽和溶液析出氯化鈉晶體,同時也在導流筒作用和錐底作用下,氯化鈉晶體往下沉淀至錐底部,經泡析腿由晶漿泵抽出,分離室邊上清母液經循環管與強制循環泵循環至加熱器,然后到蒸發分離器,物料通過一效順流泵以額定流量進入二效蒸發器,原理同一效。如此不斷循環蒸發,母液不斷被蒸發析出晶體,待穩定后,根據析出晶體量調整出料晶漿泵流量,同時調整進料量,以達到與出料量和蒸發量的平衡,這時即可進行連續進出料。
2.蒸汽走向:一效加熱器,由鍋爐過來的生蒸汽進行加熱,一效蒸發分離器蒸發的二次蒸汽利用壓力差進入二效加熱器作為二效的加熱熱源,二效蒸發分離器蒸發的二次蒸汽繼續進入冷凝器進行冷凝,不凝汽體和空氣由真空泵抽出,維持整套設備的穩定平衡。
3.冷凝水走向:鍋爐過來的生蒸汽在一效加熱器經換熱器變成冷凝水,此冷凝水溫度較高,可抽回至鍋爐,反復使用。起到節省能力,同時也節省耗水量。一效蒸發出來的二次蒸汽在二效加熱器換熱后變成冷凝水,在三效加熱器出口處的汽液分離器處,顯熱釋放至冷凝器內進行冷凝,以維持系統平衡,而一效蒸發的冷凝水與二效蒸發的在冷凝器內冷凝的冷凝水混合后一起進入冷凝水泵抽出至用水處(溫度約5060℃)。
二、處理量1t/h氯化鈉雙效蒸發器技術參數
1.型號:以杭州圣學科技有限公司的SYQXJ021200型為例,其處理量為1500kg/h,蒸發量為1125kg/h,耗蒸汽量約675kg/h,循環水量40T/h(進水29℃,出水37℃),外形尺寸(長×寬×高)為5000×2500×6000mm,裝機功率25.3KW。
2.進料濃度:一般為25%左右。
3.進料溫度:常溫。
4.要求:蒸發析出鹽,二次蒸汽冷凝水回用。
三、處理量1t/h氯化鈉雙效蒸發器設計特點
1.防垢設計:在蒸發器中加入特制的三氧化二鋁和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顆粒,可防止氯化鈉結晶附著在加熱管壁面,同時強化傳熱,減少結垢現象。
2.過料裝置:為防止第一效的固體顆粒進入第二效蒸發結晶系統,在第一效向第二效過料時設置了過料裝置,該裝置由斜管、錐形擴大管、蓋板、帶齒縫或孔的出料管組成,在過料管路上有閥門控制過料流量,可以防止加入的固體顆粒進入第二效蒸發結晶器,同時滿足氯化鈉細晶體隨氯化鈉料液流動的要求,也可防止舊蒸發器內原有垢層被清除后大塊垢渣堵塞過料裝置。
3.連續進出料:設備可實現連續進出料,操作穩定,易于實現自動化控制。
4.節能效果:通過利用二效蒸發分離出來的二次蒸汽作為熱源,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
5.材質選擇:考慮到氯化鈉溶液的腐蝕性,蒸發器材質通常選用抗腐蝕性強的材料,如鈦材。